本篇文章1006字,讀完約3分鐘
大醫院知名專家的掛號費是14元,北京好幾年都是這個價格。 4月8日上午,外國患者高志花在北京協和醫院門診窗口,試圖掛專家號碼,卻聽到一句新話:醫事服務費。 工作人員表示,看病不收掛號費,收醫事服務費100元。 從4月8日開始,北京3600多家醫療機構徹底告別用藥養病,實現補償機制的“大換血”。 記者深入一線調查醫療改革后發生了什么變化。
消費會更高嗎?
藥價平均下降了兩成,患者整體醫療費沒有增加
4月8日早晨,58歲的北京居民王鳳云來到東花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。 花了時間。 她意識到藥便宜了。 一盒便宜兩塊多,一年能省一百多塊。
此次改革中,醫療機構所需的7000多個品種、4萬多個品規的西藥、中藥及生物制品,均購自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。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醫改后藥品價格平均下跌20%左右。
藥價下降了。 很多人擔心醫療服務費的上漲會加重看病的負擔。 此次服務價格改革提高了護理、中醫、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,降低了ct、核磁等大型檢測設備的價款。 據介紹,靜態測算,醫療費總量基本均衡,患者整體費用沒有增加,但個人有不同的影響。 北京市衛計委主要負責人表示,改革的重點是提高與醫務人員技術勞務費用密切相關的服務價格,應對以往軟服項目價格偏低的問題。
醫生的收入越來越多了嗎?
醫生停止通過“配藥”賺錢,并通過優質服務獲得補償
關于這次醫療改革,很多人會問醫療服務費是裝在誰的口袋里的。
“取消藥品加成,設立醫療服務費,是北京醫藥分離改革的一個亮點,也是改革可持續發展的關鍵。 ’據北京市衛計委有關人士介紹,醫事服務費不是醫生服務費,不是裝在醫生口袋里的。 設立醫療服務費,切斷醫院、醫生通過“配藥”賺錢的補償模式,意在通過醫療機構、醫務人員提供越來越多更好的診療服務,獲得合理的補償。
看病是否更簡單?
在大醫院的藥物社區可以買到。 門診預約變得更準確
王鳳云的母親80多歲了,患有糖尿病,每次開藥都要去三級醫院辛苦半天以上。 因為要開這么長時間只能在三級醫院開的降糖藥。
改革后,大醫院的藥品在社區也可以買到。 據東花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袁雅蘭介紹,社區藥店的藥物目前已增加到500多種,居民常用藥物幾乎都有。
據悉,為增進群眾就醫感受,到年底,北京市二級醫院門診預約時間應在1小時內準確無誤,三級公立醫院無線互聯網4g信號應在年內實現全面覆蓋。 王君平記者
標題:“人民日報三問北京醫藥改革:消費會更高嗎?醫生掙越來越多嗎?看病更容易嗎?”
地址:http://www.553gp.com/zhxfrd/5137.html